VOICE OF FREEDOM blog is representing those who are suffering and have no voice under communist China. This blog provides articles, poems, letters, stories and even thoughts and comments on Tibet issue. This blog also provides translations from Tibetan and Chinese to English. I welcome everyone to enjoy this blog and put up a line of your thoughts and comments share with us.
Monday, March 21, 2011
洛桑桑盖:盼叶落归根也准备长期奋斗
【多维新闻】西藏流亡政府选举结果预计将在4月下旬公布结果,目前最重要的候选人洛桑桑盖表示,他若当选将实现藏人落叶归根的梦想,但也做好了长期的准备。
综合媒体3月21日报道,截至目前,在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全球各地共有61个选举办公室。参与预选活动的流亡藏人人数为79,111人,各地区选举结果将于4月20日之前汇报西藏流亡政府选举事务署,大选结果将于4月27日正式揭晓。西藏流亡政府2010年10月3日行政首长初选,选出3名候选人。这三人2011年3月在20日角逐第三次噶伦赤巴直选,使选举首度出现真正竞争的局面。43岁的洛桑桑盖初选时,囊括4万7千总投票数中的2万2,489票,因此当选呼声高。
达赖喇嘛一直希望有生之年重返故土。洛桑桑盖说,如果当选噶伦赤巴,他一方面要让梦想成真,实现藏人落叶归根梦想,但也会做好必须为这个目标长期奋斗的打算。
洛桑桑盖的父亲曾是僧侣,1956年寺院遭毁后加入西藏军队对抗中共;母亲则出身西藏中下阶层农家。2人逃亡印度大吉岭后相识、结婚,1968年生下洛桑桑盖。洛桑桑盖说,当年家中3头牛被卖掉1头,以筹集学费让他入学西藏难民学校。在就读德里大学时,他成为“西藏青年大会”(简称“藏青会”)最年轻的执行委员。1988年至1991年担任“藏青会”德里分会主席期间,洛桑桑杰曾率人围攻中国驻德里大使馆,因“破坏性行为”被印度警方关押了一周。后来他获傅尔布莱特奖学金赴美国留学,2004年拿到哈佛大学法学博士学位,目前为哈佛大学法学院资深研究员,定居波士顿。
法新社报道强调,将成为“西藏流亡政府新脸面”的洛桑桑杰从未到过西藏。在评述达赖退休的问题时,洛桑桑杰称“精神领袖或国王的统治已经过时”。报道称,洛桑桑杰“胜选”已经很明显,但是他的合法性是个问题:中国的600万藏人不参加选举,按照传统,藏人也只承认宗教领袖达赖喇嘛。
洛桑桑盖说,达赖喇嘛希望让噶伦赤巴成为西藏运动的世界发言人,自己若能当选,未来所有重要议题仍会向达赖喇嘛请益,他也相信达赖喇嘛愿意继续指引。此前他曾表示,如果当选,将辞去现在哈佛大学法学院的职务,永久性移民到印度。用他的话说:“这是一个不能不做出的妥协,为了西藏运动,为了西藏人民,我必须移民到印度。”
洛桑桑盖认为,西藏向来表明与中共对话的意愿,但中共态度强硬,继续采行对西藏政治边缘化、文化同化、破坏环境等政策。他表示,中共既然主张民族和谐,就该以和平方式对待藏人,彼此关系才能真诚和谐。
据称,洛桑桑杰和美国政界的关系非同一般,他经常说,是美国让自己有了现在的“风光”,是达兰萨拉公认的“唯一能搞定美国政府的人选。”。在此次竞选过程中,洛桑桑杰几乎走遍了印度、尼泊尔、美国和欧洲的西藏人聚居点,发表演讲,举行座谈会,而这些“学术之旅”的费用都由哈佛大学负责。
《环球时报》引述与“西藏流亡政府”关系极其密切、跟达赖喇嘛和洛桑桑杰熟悉到“几乎每个月可以见一面”的德里西藏研究小组创始人、印军退役情报官维德拉-沃尔玛上校的话说,洛桑桑杰的从政方针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西藏事务全面倒向美国,所谓的“争取国际支持西藏事务”可能会浓缩为争取美国对西藏事务的实质支持。他当选之后,美国政府会陆续派高层官员前往达兰萨拉,影响“西藏流亡政府”对中国中央政府的政策与态度;二是洛桑桑杰将会鼓励更多的西藏青年参加西藏独立运动。路透社此前的报道也称,洛桑桑杰对达赖主导的“中间路线”颇有微词。
不过,《哈佛通讯》3月曾报道,“洛桑桑杰以前很强硬,脑子里装的全是西藏独立的思想,现在他已经改变了许多。他跟达赖喇嘛一样,已经意识到在他们的有生之年,西藏独立是不可能的,现在的关键是找到合适的方式促进西藏问题的谈判。”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Note: Only a member of this blog may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