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Happy Song and Dance - Tibetan Ethnic Group CCTV News - CNTV English
Free Tibet.

VOICE OF FREEDOM blog is representing those who are suffering and have no voice under communist China. This blog provides articles, poems, letters, stories and even thoughts and comments on Tibet issue. This blog also provides translations from Tibetan and Chinese to English. I welcome everyone to enjoy this blog and put up a line of your thoughts and comments share with us.
Monday, February 7, 2011
Saturday, February 5, 2011
写福尔摩斯在图伯特的嘉央诺布
作者:唯色 文章来源:民主中国
2/1/2011
2001年,王力雄去美国回来,说有个住在那里的博巴(藏人),叫Jamyang Norbu(译为嘉央诺布),用英文写小说,写过福尔摩斯在图伯特(西藏)(即《The Mandala of Sherlock Holmes》,1999年出版)。福尔摩斯?我自然熟悉,有小说有电视连续剧,可那都是发生在英国的悬疑侦探,跟图伯特有什么关系?事实证明我是无知的,福尔摩斯曾失踪三年,再度现身后,提及自己独自去图伯特旅行了两年,甚至到过拉萨。嘉央诺布的小说依据的,应是原著作家柯南•道尔虚构的这段经历.
王力雄还讲了一个他听来的故事,说嘉央诺布在见到尊者达赖喇嘛时,也像虔诚的博巴那样双手合十了,伏地磕头了,不过他对尊者讲了这么一句话:我们的父辈在给您磕头时从不敢抬头,而我却是抬着头的。我不太相信这个故事,因为抬着头磕头比较高难度。可不论这是演义还是真事儿,听上去,这个人在博巴中很另类。
只是,我居然在那时才知道他,可见我是多么地孤陋寡闻。再后来就常常听说他了。知道他不仅是作家,还是执着呼求让赞(独立)的博巴,而且深具影响。这两年,多亏神通广大的网络,可以看到他的博客和他的照片了。他从来都用英文写作,如果不译成中文,我就只有望洋兴叹了。他长得帅。很神气的是那两撇浓密的胡子,赞普松赞干布【1】、古汝仁波切【2】、格萨尔王都留着那样的胡子,哦不,他们的胡子是往上翘的,而他的没有翘上去,仿如哥萨克人的八字胡。他还喜欢拿一个烟斗,这倒是颇像福尔摩斯。
直到一个英文与中文比肩的台湾奇女子【3】与我在网上结识,她热爱嘉央诺布的文章,从嘉央诺布的博客上把不少文章译成中文,我这才算知道他写的是什么了。简直精彩极了,文采飞扬,思想尖锐,知识丰富。同时,我心中也有了对他这样的印象:一个愤怒的战士。我以为他是这样的,总是愤怒的,总是战斗的。而且我还发觉,他长得有点像接受中国文化教育成长的我们所熟悉的鲁迅,要是像鲁迅的话那就更是如此了。鲁迅是多么愤怒的战士啊,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痛打落水狗;一个也不饶恕……。就这样,我已经先入为主了。
所以,那次的见面绝对意外。当Skype的铃声响起,我扑到电脑跟前时,太惊讶了,视频上出现的竟然是嘉央诺布那典型的形象。他轻松地跟我打着招呼:“唯色啦,Depo Yin-pey (好吗)?”我很紧张,我自己都看得出来,我的脸涨得通红。
“我是你的FAN呢,”他语速很快地说。他笑着,他那标志性的胡子也拂动着。他穿着随意,很悠闲的样子,身后是一个洒满晨曦的大木屋。
这话让我轻松了,“我也是你的FAN呢,”我说。
接下来,主要是他在讲,我时不时地呼应几句,他的拉萨话非常好听。
他开门见山就说起了书。说他喜欢读书,也喜欢收藏书。他侧身,把电脑转向屋内,指给我看一层层的木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我注意到家具全都是好看的原木。
“不过,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也不喜欢上学,所以没读过大学。那时候,我认为写作不重要,重要的是战斗,所以我加入了曲希岗楚【4】,背着枪,跋山涉水,但没打过仗,一来因为太年轻,二来因为衮顿(尊者达赖喇嘛)不让打仗,要求放弃对中国军队的游击战。我跟许多游击队员成了至交,他们都是老一辈,1959年逃出去的。我的第一本书,写的就是其中一个老战士,康地巴塘【5】人,以前读过中国的学校,写一手漂亮的汉文,后来加入曲希岗楚,非常勇敢。”
我想起曾在拉萨,从两三部偷偷观看的纪录片中见过的镜头,乱石嶙峋的山峦间,多年来,曲希岗楚的战士们艰苦作战,已经到了难以坚持的地步。时局发生变化,中美建立外交,尼泊尔国王答应毛泽东剿灭游击藏人。为避免全体覆灭于出卖者的手上,衮顿劝诫投降的录音磁带一遍遍地在营地回响,泣声一片,纷纷垂头,有人心犹不甘而自尽……这是一段特别令人心碎的历史,不堪回首。
嘉央诺布说自己是后来才喜欢上写作的。之前写过歌曲,有着现代韵味的图伯特歌曲,最早是由他开始写的,写过好些首,自己弹着吉他唱。我很想问,有没有流传到这边,我们会唱的,像《美丽的仁增旺姆》【6】那样的歌?可我似乎插不上话,只好作罢。“还自编自导自演过话剧,有一次,衮顿还专门来看过。”我又想问,涉及现实中的问题吗?衮顿又是怎么评价的?话到嘴边,还是忍住没问。“还演过藏戏呢,”他笑道,“我兴趣广泛,什么都喜欢,目前想拍纪录片。”他问我,“你喜欢纪录片吗?”我一时没听懂“纪录片”这个词,小心翼翼地胡乱应道,嗯,我喜欢。
“后来,去日本了,”他说。在日本十五六个月,是日本经济最好的时候,在大学教英语,工资比较高,跟达兰萨拉没法相比。达兰萨拉没钱,流亡政府的工资非常低,不过日子过得很充实,可是他不得不离开。他没说原因,但我从他的文章中看出来了,他当时是呆不下去了。他因为让赞的主张,与衮顿的“中间道路”【7】不一样,所以被保守的博巴弄得很不愉快,好像还差点打架,当然那已经是过去的往事了,现在他去达兰萨拉,很受年轻博巴的拥戴。
听得出,他很欣赏日本。他说日本有自己的文化,没把自己的文化给扔了,在日本,“摩登”(现代)和传统都并存。他见过一辆很“摩登”的车开到古朴的寺院门前,从车上下来的男人西装革履,面向寺院,用日本佛教徒的方式啪啪拍手,合十祈祷。也见过日本的男孩子背着书包去上学,但是背上会斜着一把木刀,就像是过去时代的武士,却彬彬有礼。日本的街道也是古色古香的,青石板的路,他就思忖,当年,赞普松赞干布派去的特使走在中国长安的街道上,也就是这样的吧。
“很可惜,中国把自己的东西都扔得差不多了。”
他说他其实对中国很有兴趣,看过中国的很多古书,聊斋志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等。当然都是译成了英文的,聊斋志异很早就翻译了,嘉央诺布满世界到处写信找这本书,很不容易才找到了,那些神神鬼鬼的故事夹杂着民俗民风,让他看见一个趣意盎然的中国民间。相比较而言,最喜欢的是西游记,里面的佛教徒,像唐僧师徒四人,以及把佛法故事化的方式,让他感觉亲切。但水浒传,虽然写得不错,可是动辄杀人夺命,充满血腥气,那种代代相传的暴戾一直延续到了共产党时代,文化大革命达到顶峰。
对了,他最有兴趣的是文化大革命,还会唱文革歌曲呢,“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嗨,就是好!……”我惊讶得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因为他的中文发音完全准确。
“有个意大利的电影导演,安东尼奥尼,本来是中国政府喜欢的人,拍了纪录片《中国》之后,西方人一看,哦,中国人一点也不快乐啊,营养不良,穿得不好,目光无神,街上没什么车,商店里没什么东西,原来中国这么贫乏啊,都在这么议论,这下中国政府生气了,说安东尼奥尼是法西斯,发动全国人民批判他。有一次,从电视上看见拉萨帕廓的嬷啦(老太太)也握着拳头喊‘打倒安东尼奥尼’,太可笑了,她会知道谁是安东尼奥尼吗?”
我笑了。虽然我那时才上小学,但依稀记得曾经批判过一个污蔑新中国的外国导演。前不久,在北京的那些盗版电影的小店里,我买到了大名鼎鼎的《中国》,迫不及待地就看,孰料乏味又漫长,没看完就睡着了。嘉央诺布连声说,没错,那是一部让人打瞌睡的电影。
“那时候,中国还批林批孔呢,哈哈。中国真的跟疯了一样,为什么要批判那么古代的人呢?而且,孔子跟林彪有什么关系呢?非得把他俩放在一块儿批判,中国人的脑子是怎么回事呀?他们好像特别能记仇,什么八国联军怎么了,都过去一百多年了,提起来还是咬牙切齿。印度也被英国殖民过,到现在,没多少印度人念念不忘。再说了,中国人记得的全是别人对自己不好,自己对别人做的事,提都不提。就像对我们博巴,很早了,赵尔丰【8】那会儿就开始大屠杀了。”
嘉央诺布说他认识一家美国人,其父是有名的基督教神父史德文【9】医生,上世纪初到巴塘行医、传教,住了很久,后来不幸被博巴中的强盗杀死了。他有两个女儿,现在已经是嬷啦了,其中一个把她父亲写的日记送给嘉央诺布,里面记载,在藏东,赵尔丰的军队把反抗的古修(僧侣)、百姓,放进寺院煮茶的大锅里活活煮熟至死,然后喂狗吃。有的人的手脚被捆绑于牦牛之间,受撕裂而身首异处。有的人被泼洒滚烫的油,活活烫死【10】。史德文本人还亲眼见到了被狗啃尽的骨骸。
“你看,他们那时候就对博巴这么残忍了,”他总结似的说。
“不过,我倒是喜欢鲁迅,”他从电脑旁取过一个相框,里面居然是鲁迅的照片,他解释说是他的妻子去香港探亲时特意买的,“这个鲁迅奇怪得很,你看他,长得也不像加米(汉人),倒像日本人。”
他又拿过另一个相框,“这是乔治•奥威尔。”他的英语发音让我不知道是谁,但说起那人写的书,动物庄园,一九八四,我再熟悉不过。
“他们都批判专制。鲁迅批判自己民族。奥威尔批判共产政权。两个人都是伟大的作家。但是西方很多人不是这样,他们喜欢共产党,喜欢文化大革命,喜欢毛泽东,喜欢专制。哈,他们骂美国,骂得厉害,可是对共产党简直‘北勒’(巴结)得很。他们甚至对我们博巴说:‘哦,你们不能批评中国,不能。因为中国就像小孩子,你们批评太多的话,他会生气的。你们要学会哄他,这样他才会答应你们的要求。’这叫什么话?!中国是个大国,很有权力,怎么会像个小孩子呢?说这些话的外国人是我最不喜欢的了,我专门写文章嘲讽他们。也有外国人说,中国就是欺软怕硬,你硬他就软,你软他就硬。哈哈,这也不见得吧。所以我们对中国,既不能抱着太大的希望,也不能任凭摆布,而是要靠自己,一点一点地做事情,实实在在地做每件事,这样才会争取到自己的权利。”
没错,有不少这个学者那个专家的,最喜欢把专制中国比喻成刁钻古怪、反复无常的小孩子,认为需要使尽浑身解数来哄劝他,让他一直保持好脾气,惟其如此方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得到自己的利益,可说实话,这并没有轻慢对方,反倒是侮辱了自己。我不满地嘀咕道。
嘉央诺布是那种跳跃性思维的人,很快又回到了老本行,说自己写了十多本书,翻译成了十几种语言,福尔摩斯在图伯特那本书还被译成了越南文。他问我有没有看过那本书,我摇头,他说以后会送我。又说有日文,旋即笑道:“呵呵,那不一样,不一样。”
“那就译成中文吧,或者译成藏文,”我说,“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你讲的是什么故事了。”
他点点头,说正在写康地娘戎【11】的一个博巴的故事,叫贡布郎杰,乃一百多年前的豪杰人物,不但跟中国人打仗,还跟噶厦(西藏政府)也打过仗,传奇得很,“已经写了九百多页了,还没完。”那人我知道,曾夸下海口,要把拉萨祖拉康(大昭寺)的觉仁波切(释迦牟尼佛像)抢到娘戎的寺院里供奉,让各地的博巴以后都不必磕着长头去拉萨,而改道去他的家乡朝拜。
他说他还在写一本书,关于图伯特跟现代世界是如何发生联系的。“中国人喜欢说博(西藏)很落后,是它给博带来了现代化,这是一个刻意制造的神话。早年,帕廓街有多么地‘摩登’,是中国人想象不到的,有许多进口来的商品,也有许多现代科技产物的词汇,像日里(火车)、比及里(手电筒),都是有着印度味儿的英语,还有自己造的新词,像卡巴(电话),直译过来,就是通过嘴巴传送的印记。另外像Chutsoe(时间,钟表),藏语里很早就有这个词了。”
他还想为年轻的博巴写澄清历史的书,类似有本书,作者是个美国人,写于1936年,讲世界各国的国旗。“那时候,印度、澳大利亚还在英国手里,加拿大啊尼泊尔啊都没有国旗,中国的国旗还是青天白日旗,还有现在的这个国家那个国家在那会儿还都没有出现的时候,那书上就已经有西藏的‘杰达’了。”藏语的“杰达”是国旗的意思,“3•14”之后,在中国变得很有名了,叫做“藏旗”或者“雪山狮子旗”。
他说我们博巴除了佛教之外,还有很多有趣的文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有,比如我们是游牧民族,这方面的智慧非常多,像木碗一个套着一个,大的里面是小的,小的里面还有小的,最小的里面装着辣椒,这些随身就可以带着到处走。还带着牛皮做的吹风筒,走到哪里,把火擦燃,吹风筒一吹,就可以烧茶吃糌粑了。“我很喜欢这样的文化,里面有许多跟别人不一样的东西,这才是属于自己的。我今年写了一篇洛萨(藏历新年)时制作卡塞(饼干)的文章,像卡塞有多少种类,多少花色,怎么做的,如何摆放,哪些属于供奉,哪些可以食用等等,很有趣。”
他侧身,把电脑转向窗户,霎那间,全是耀眼的阳光刺目。
“我住在山上,我的窗外就是山。我的妻子是医生,我们周围都是白人,没有黑人也没几个亚洲人。山下有家中国餐厅,是福建人开的,他们最初看见我,大声地喊:嗨,中国人吗?我说,不,是Tibetan。他们很意外的样子。我就说,我们Tibetan,被你们哒哒哒地赶走了,”他做出开枪的姿势,“他们更意外的样子,一定吓坏了,以为我们是被公安局通缉的逃犯吧,”他说的是汉语的“公安局”,很标准。“哈哈,也难怪他们,他们都是没什么文化的人,他们不懂这些。后来我们熟悉了,我看见他们就挥手:嗨,朋友。他们也嗨,朋友。”
“我们在这里住了好多年了,我喜欢这里,不想离开,虽然妻子在山上当医生,不如在城里当医生有钱,但这里很安静,很自然,我们愿意在这里生活下去。”
我忍不住插话说:“看得出来,你很愉快,想不到呢。”
他大笑:“你以为我是什么样子?是那种整天生气的人吗?哈哈,那可不是我们博巴的性格。我们博巴有自己的性格啊,我们总是快乐的,快乐地在自己家乡生活着,快乐地在全世界流亡着,快乐地与代代相传的信仰在一起。像我,快乐地写作,快乐地战斗,快乐地养家糊口,这样多好。这是我们天生的性格,我们不需要改变。”
我又插话:“是啊,你写塔泽仁波切就是这么描写他的。”
我指的是前不久读到他回忆刚去世的塔泽仁波切。最早流亡到美国的塔泽仁波切是坚定的让赞派,我见过他在以往岁月里的几张照片:穿袈裟时,是杰衮本【12】形象威仪的主持;穿俗装时,是卓尔不群的安多男人;而当他跟嘉瓦仁波切(尊者达赖喇嘛)在一起,他是年长十三岁的兄长,慈爱中饱含恭敬。嘉央诺布把塔泽仁波切称为“第一位让赞步行者”【13】,是因为塔泽仁波切以步行美国等地的方式来宣传让赞的主张,不过,“仁波切从来不是一个神情严肃、咬牙切齿的民族主义者。他对于让赞的信念并不是来自于对中国人民的憎恨,或者某种超级爱国的教条或哲学,而仅仅只是出于他对中国之于图伯特真正的意图没有任何幻想。”
就在这时,一个美丽的小姑娘出现在视频上,T恤上印着一个熟悉的图案,那是FREE TIBET【14】的和平鸽衔着树枝在飞翔的标记。她跟我打了个招呼就跑了。嘉央诺布慈爱地看着她的背影笑吟吟地介绍道:“这是我的女儿,我有两个女儿,我现在的主要工作就是照顾她们。”
嘉央诺布喜欢用手捻胡须,还喜欢时不时地头往后仰。我询问了他的家世,他说父亲是康巴,邓柯【15】地方的人,四处做生意。母亲是拉萨大贵族哲通家族的,一家人很早去了大吉岭【16】生活。母亲与父亲是在大吉岭邂逅的,于1949年时生下了他。我很想问他有没有回过图伯特,我猜想他或许从来没有回来过,他既没有回到过父亲的家乡,康地邓柯;也没有回到过母亲的家乡,首府拉萨。正这么思忖着,却像是被他洞悉似的,顾自说起一岁时,被仆人抱着,坐在马背上,回到过拉萨,印象最深的是见过“朗钦啦”(大象,加“啦”以示尊敬)。
我乐了:“还朗钦啦呀,不就是一头大象吗?”
“可那是一头来自印度的大象啊。听说原本送的是两头,一头献给衮顿,一头献给班钦(班禅喇嘛),可是给班钦的朗钦啦,可能水土不服吧,好像在半路上就死了。朗钦啦属于轮王七宝【17】之一,所以博巴特别珍惜它,让它住在宗角鲁康【18】,每天上午都要绕着布达拉宫转经。连喂养它的博巴都会说印度话,头上缠着白布,打扮得像印度人,免得它想家。”
天哪,这么有趣的故事,简直百听不厌!
嘉央诺布说当时就住在八朗学【19】那里,差不多有一年吧,再又原路折返大吉岭了,从此再也没有回过图伯特,虽然他是那么地熟悉那里的山山水水,至今,每天,从他的窗外,可以眺望或许仿若故乡的山峦,可以呼吸或许仿若故乡的空气……当然,这是我想象的,似乎添了几分乡愁才符合流亡者的身份。不过他真的怀有思乡的愁绪,因为他突然问我,什么时候会回拉萨?回到拉萨去祖拉康时,别忘了替他向觉仁波切祈祷。霎时间,我的心隐隐作痛。
从网上看到,失踪多年的福尔摩斯在复活之后还透露过一句话,声称自己“常以去拉萨跟大喇嘛在一起消磨几天为乐”,算算看,那大概是在1892年前后,那么,福尔摩斯见到的会是谁呢?伟大的十三世达赖喇嘛吗?其实已经有读者注意到这一点,福尔摩斯于是被戏谑成早在19世纪就企图分裂中国与西藏的英国特务了。
那么,嘉央诺布在小说中又是如何描写这段悬案的呢?等到下次在Skype上再见他时,我得记住问问。
初稿写于2008年10月16日
注释:
【1】松赞干布:图伯特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第一位以佛法治国的法王,公元七世纪初,图博(吐蕃)王朝第三十三代天子,统一图伯特疆域,统一沿用至今的藏文,制定以皈依佛、法、僧三宝为主的一系列法律和制度,迁都拉萨,修建布达拉宫等等。
2】古汝仁波切:指有“第二佛陀”之称的莲花生大士,西藏佛教密宗的宗师,公元8世纪从印度来西藏弘扬佛法,西藏佛教徒又尊称他为“邬坚仁波切”。“古汝”为梵语,上师之意。“邬坚”为莲花生大士诞生之地,今为密宗成就者在其法名之前所冠的尊号。“仁波切”的意思是珍贵之宝,藏人对转世再来人间度化众生的高级僧侣的尊称。
3】即台湾悬钩子,她的博客 http://lovetibet.ti-da.net上翻译的有嘉央诺布先生的多篇文章。
4】曲希岗楚:藏语,四水六岗,指1959年反抗中共的游击队,由康地藏人和安多藏人组成。地理意义上的“曲希岗楚”,是康和安多的传统名称。
5】巴塘:藏语,绵羊“咩咩”叫的草坝。位于藏东康地,即今四川省甘孜州巴塘县。清末,被血洗巴塘的赵尔丰改名“巴安”。
6】《美丽的仁增旺姆》:现代西藏流行歌曲,词为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诗歌,曲为流亡藏人图登桑珠所写。
7】中间道路:达赖喇嘛倡导的这一政治理念,简单地说即不寻求西藏独立,谋求在中国宪法的框架内寻求解决西藏问题。
8】赵尔丰:清朝末年任督办川滇边务大臣兼任驻藏大臣,1905年-1908年,率兵入藏东康地镇压藏人反抗,实行同化藏人的“改土归流”政策,屠杀藏人如麻,被藏人称为“赵屠夫”, 却被今日的中国作家和学者大加称赞,如曾在西藏二十余年的汉人作家马丽华,在其书中“感叹行将就木的一个朝代居然出现这等有所作为的封疆大吏”。一位“研究”藏学的学者干脆撰文《Zhao Erfeng: a hero of Kham》。
【9】史德文:Dr. Albert Shelton。1904年,美国基督会派遣医学博士史德文、牧师浩格登来巴塘考察。1908年,史德文来巴塘筹办教务,以行医为入世之谋,渐得巴塘信仰。第二年在城区设立基督教堂,建立巴安基督教会小学,一幢孤儿院和牧师住宅等,并大面积栽植从美国引进的苹果树。1911年,史德文、浩格登在巴塘正式成立巴安基督教区。1919年,建立基督教半西式医院——华西医院。1922年,史德文被当地藏人打死,后葬在巴塘。他著有《图伯特历险记》(Pioneering in Tibet)。
【10】据记载,光绪31年,赵尔丰率师“剿办巴塘七沟村,搜杀藏民达数百人,尸体抛入金沙江,而且将其中的七个暴动首领,剜心沥血,以祭凤全”。赓即他又围攻乡城县桑披寺达数月之久,最后“设计毙六百余人”。将“乡城桑披寺、巴塘丁林寺无端焚毁,将寺内佛像铜器,改铸铜元,经书抛弃厕内,护佛绫罗彩衣,均被军人缠足。惨杀无辜,不知凡几。以致四方逃窜者,流离颠沛,无家可归”。
【11】娘戎:藏语,Nyarong,林间的河谷。位于藏东康地,即今四川省甘孜州新龙县,清代称“瞻对”。
【12】杰衮本:藏语又称“衮本贤巴林”, 意为十万佛像弥勒洲。即塔尔寺,位于藏东安多,即今青海省湟中县,藏传佛教格鲁派宗师宗喀巴的诞生地,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
【13】《回忆第一位让赞步行者》,原文见嘉央诺布的博客http://www.jamyangnorbu.com/blog/2008/09/17/remembering-the-first-rangzen-marcher,中文译文见我的博客http://woeser.middle-way.net/2008/09/blog-post_23.html
【14】FREE TIBET:即自由西藏学生运动,http://www.studentsforafreetibet.org
【15】邓柯:位于藏东康地,原属德格王辖属之地,1978年,邓柯县建制被取消,并入今四川德格县与昌都江达县。
【16】大吉岭:藏语,金刚之洲。位于喜马拉雅山麓的西瓦利克山脉,即今印度西孟加拉邦的一座小城。
【17】轮王七宝:佛经中记载,在转轮圣王出现时,会有七宝出现,以辅助圣王教化百姓,行菩萨道。转轮圣王是指具足德行及福报的理想圣王。而轮王七宝则是指:轮宝、象宝、马宝、珠宝、玉女宝、主藏宝、典兵宝。
【18】宗角鲁康:藏语,堡垒后面的龙王之屋。鲁康是三层建筑的小寺院,位于布达拉宫后面的一个小岛上。历辈达赖喇嘛短期隐休的私人之地。宗角鲁康为包括寺院、人工湖、树木花草在内的公园。汉语称龙王潭。
【19】八朗学:藏语,黑牦牛帐篷。位于拉萨帕廓街东面,过去是藏东康巴商人的聚居地,因搭黑色的牦牛毛帐篷而得名
2/1/2011
2001年,王力雄去美国回来,说有个住在那里的博巴(藏人),叫Jamyang Norbu(译为嘉央诺布),用英文写小说,写过福尔摩斯在图伯特(西藏)(即《The Mandala of Sherlock Holmes》,1999年出版)。福尔摩斯?我自然熟悉,有小说有电视连续剧,可那都是发生在英国的悬疑侦探,跟图伯特有什么关系?事实证明我是无知的,福尔摩斯曾失踪三年,再度现身后,提及自己独自去图伯特旅行了两年,甚至到过拉萨。嘉央诺布的小说依据的,应是原著作家柯南•道尔虚构的这段经历.
王力雄还讲了一个他听来的故事,说嘉央诺布在见到尊者达赖喇嘛时,也像虔诚的博巴那样双手合十了,伏地磕头了,不过他对尊者讲了这么一句话:我们的父辈在给您磕头时从不敢抬头,而我却是抬着头的。我不太相信这个故事,因为抬着头磕头比较高难度。可不论这是演义还是真事儿,听上去,这个人在博巴中很另类。
只是,我居然在那时才知道他,可见我是多么地孤陋寡闻。再后来就常常听说他了。知道他不仅是作家,还是执着呼求让赞(独立)的博巴,而且深具影响。这两年,多亏神通广大的网络,可以看到他的博客和他的照片了。他从来都用英文写作,如果不译成中文,我就只有望洋兴叹了。他长得帅。很神气的是那两撇浓密的胡子,赞普松赞干布【1】、古汝仁波切【2】、格萨尔王都留着那样的胡子,哦不,他们的胡子是往上翘的,而他的没有翘上去,仿如哥萨克人的八字胡。他还喜欢拿一个烟斗,这倒是颇像福尔摩斯。
直到一个英文与中文比肩的台湾奇女子【3】与我在网上结识,她热爱嘉央诺布的文章,从嘉央诺布的博客上把不少文章译成中文,我这才算知道他写的是什么了。简直精彩极了,文采飞扬,思想尖锐,知识丰富。同时,我心中也有了对他这样的印象:一个愤怒的战士。我以为他是这样的,总是愤怒的,总是战斗的。而且我还发觉,他长得有点像接受中国文化教育成长的我们所熟悉的鲁迅,要是像鲁迅的话那就更是如此了。鲁迅是多么愤怒的战士啊,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痛打落水狗;一个也不饶恕……。就这样,我已经先入为主了。
所以,那次的见面绝对意外。当Skype的铃声响起,我扑到电脑跟前时,太惊讶了,视频上出现的竟然是嘉央诺布那典型的形象。他轻松地跟我打着招呼:“唯色啦,Depo Yin-pey (好吗)?”我很紧张,我自己都看得出来,我的脸涨得通红。
“我是你的FAN呢,”他语速很快地说。他笑着,他那标志性的胡子也拂动着。他穿着随意,很悠闲的样子,身后是一个洒满晨曦的大木屋。
这话让我轻松了,“我也是你的FAN呢,”我说。
接下来,主要是他在讲,我时不时地呼应几句,他的拉萨话非常好听。
他开门见山就说起了书。说他喜欢读书,也喜欢收藏书。他侧身,把电脑转向屋内,指给我看一层层的木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我注意到家具全都是好看的原木。
“不过,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也不喜欢上学,所以没读过大学。那时候,我认为写作不重要,重要的是战斗,所以我加入了曲希岗楚【4】,背着枪,跋山涉水,但没打过仗,一来因为太年轻,二来因为衮顿(尊者达赖喇嘛)不让打仗,要求放弃对中国军队的游击战。我跟许多游击队员成了至交,他们都是老一辈,1959年逃出去的。我的第一本书,写的就是其中一个老战士,康地巴塘【5】人,以前读过中国的学校,写一手漂亮的汉文,后来加入曲希岗楚,非常勇敢。”
我想起曾在拉萨,从两三部偷偷观看的纪录片中见过的镜头,乱石嶙峋的山峦间,多年来,曲希岗楚的战士们艰苦作战,已经到了难以坚持的地步。时局发生变化,中美建立外交,尼泊尔国王答应毛泽东剿灭游击藏人。为避免全体覆灭于出卖者的手上,衮顿劝诫投降的录音磁带一遍遍地在营地回响,泣声一片,纷纷垂头,有人心犹不甘而自尽……这是一段特别令人心碎的历史,不堪回首。
嘉央诺布说自己是后来才喜欢上写作的。之前写过歌曲,有着现代韵味的图伯特歌曲,最早是由他开始写的,写过好些首,自己弹着吉他唱。我很想问,有没有流传到这边,我们会唱的,像《美丽的仁增旺姆》【6】那样的歌?可我似乎插不上话,只好作罢。“还自编自导自演过话剧,有一次,衮顿还专门来看过。”我又想问,涉及现实中的问题吗?衮顿又是怎么评价的?话到嘴边,还是忍住没问。“还演过藏戏呢,”他笑道,“我兴趣广泛,什么都喜欢,目前想拍纪录片。”他问我,“你喜欢纪录片吗?”我一时没听懂“纪录片”这个词,小心翼翼地胡乱应道,嗯,我喜欢。
“后来,去日本了,”他说。在日本十五六个月,是日本经济最好的时候,在大学教英语,工资比较高,跟达兰萨拉没法相比。达兰萨拉没钱,流亡政府的工资非常低,不过日子过得很充实,可是他不得不离开。他没说原因,但我从他的文章中看出来了,他当时是呆不下去了。他因为让赞的主张,与衮顿的“中间道路”【7】不一样,所以被保守的博巴弄得很不愉快,好像还差点打架,当然那已经是过去的往事了,现在他去达兰萨拉,很受年轻博巴的拥戴。
听得出,他很欣赏日本。他说日本有自己的文化,没把自己的文化给扔了,在日本,“摩登”(现代)和传统都并存。他见过一辆很“摩登”的车开到古朴的寺院门前,从车上下来的男人西装革履,面向寺院,用日本佛教徒的方式啪啪拍手,合十祈祷。也见过日本的男孩子背着书包去上学,但是背上会斜着一把木刀,就像是过去时代的武士,却彬彬有礼。日本的街道也是古色古香的,青石板的路,他就思忖,当年,赞普松赞干布派去的特使走在中国长安的街道上,也就是这样的吧。
“很可惜,中国把自己的东西都扔得差不多了。”
他说他其实对中国很有兴趣,看过中国的很多古书,聊斋志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等。当然都是译成了英文的,聊斋志异很早就翻译了,嘉央诺布满世界到处写信找这本书,很不容易才找到了,那些神神鬼鬼的故事夹杂着民俗民风,让他看见一个趣意盎然的中国民间。相比较而言,最喜欢的是西游记,里面的佛教徒,像唐僧师徒四人,以及把佛法故事化的方式,让他感觉亲切。但水浒传,虽然写得不错,可是动辄杀人夺命,充满血腥气,那种代代相传的暴戾一直延续到了共产党时代,文化大革命达到顶峰。
对了,他最有兴趣的是文化大革命,还会唱文革歌曲呢,“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嗨,就是好!……”我惊讶得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因为他的中文发音完全准确。
“有个意大利的电影导演,安东尼奥尼,本来是中国政府喜欢的人,拍了纪录片《中国》之后,西方人一看,哦,中国人一点也不快乐啊,营养不良,穿得不好,目光无神,街上没什么车,商店里没什么东西,原来中国这么贫乏啊,都在这么议论,这下中国政府生气了,说安东尼奥尼是法西斯,发动全国人民批判他。有一次,从电视上看见拉萨帕廓的嬷啦(老太太)也握着拳头喊‘打倒安东尼奥尼’,太可笑了,她会知道谁是安东尼奥尼吗?”
我笑了。虽然我那时才上小学,但依稀记得曾经批判过一个污蔑新中国的外国导演。前不久,在北京的那些盗版电影的小店里,我买到了大名鼎鼎的《中国》,迫不及待地就看,孰料乏味又漫长,没看完就睡着了。嘉央诺布连声说,没错,那是一部让人打瞌睡的电影。
“那时候,中国还批林批孔呢,哈哈。中国真的跟疯了一样,为什么要批判那么古代的人呢?而且,孔子跟林彪有什么关系呢?非得把他俩放在一块儿批判,中国人的脑子是怎么回事呀?他们好像特别能记仇,什么八国联军怎么了,都过去一百多年了,提起来还是咬牙切齿。印度也被英国殖民过,到现在,没多少印度人念念不忘。再说了,中国人记得的全是别人对自己不好,自己对别人做的事,提都不提。就像对我们博巴,很早了,赵尔丰【8】那会儿就开始大屠杀了。”
嘉央诺布说他认识一家美国人,其父是有名的基督教神父史德文【9】医生,上世纪初到巴塘行医、传教,住了很久,后来不幸被博巴中的强盗杀死了。他有两个女儿,现在已经是嬷啦了,其中一个把她父亲写的日记送给嘉央诺布,里面记载,在藏东,赵尔丰的军队把反抗的古修(僧侣)、百姓,放进寺院煮茶的大锅里活活煮熟至死,然后喂狗吃。有的人的手脚被捆绑于牦牛之间,受撕裂而身首异处。有的人被泼洒滚烫的油,活活烫死【10】。史德文本人还亲眼见到了被狗啃尽的骨骸。
“你看,他们那时候就对博巴这么残忍了,”他总结似的说。
“不过,我倒是喜欢鲁迅,”他从电脑旁取过一个相框,里面居然是鲁迅的照片,他解释说是他的妻子去香港探亲时特意买的,“这个鲁迅奇怪得很,你看他,长得也不像加米(汉人),倒像日本人。”
他又拿过另一个相框,“这是乔治•奥威尔。”他的英语发音让我不知道是谁,但说起那人写的书,动物庄园,一九八四,我再熟悉不过。
“他们都批判专制。鲁迅批判自己民族。奥威尔批判共产政权。两个人都是伟大的作家。但是西方很多人不是这样,他们喜欢共产党,喜欢文化大革命,喜欢毛泽东,喜欢专制。哈,他们骂美国,骂得厉害,可是对共产党简直‘北勒’(巴结)得很。他们甚至对我们博巴说:‘哦,你们不能批评中国,不能。因为中国就像小孩子,你们批评太多的话,他会生气的。你们要学会哄他,这样他才会答应你们的要求。’这叫什么话?!中国是个大国,很有权力,怎么会像个小孩子呢?说这些话的外国人是我最不喜欢的了,我专门写文章嘲讽他们。也有外国人说,中国就是欺软怕硬,你硬他就软,你软他就硬。哈哈,这也不见得吧。所以我们对中国,既不能抱着太大的希望,也不能任凭摆布,而是要靠自己,一点一点地做事情,实实在在地做每件事,这样才会争取到自己的权利。”
没错,有不少这个学者那个专家的,最喜欢把专制中国比喻成刁钻古怪、反复无常的小孩子,认为需要使尽浑身解数来哄劝他,让他一直保持好脾气,惟其如此方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得到自己的利益,可说实话,这并没有轻慢对方,反倒是侮辱了自己。我不满地嘀咕道。
嘉央诺布是那种跳跃性思维的人,很快又回到了老本行,说自己写了十多本书,翻译成了十几种语言,福尔摩斯在图伯特那本书还被译成了越南文。他问我有没有看过那本书,我摇头,他说以后会送我。又说有日文,旋即笑道:“呵呵,那不一样,不一样。”
“那就译成中文吧,或者译成藏文,”我说,“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你讲的是什么故事了。”
他点点头,说正在写康地娘戎【11】的一个博巴的故事,叫贡布郎杰,乃一百多年前的豪杰人物,不但跟中国人打仗,还跟噶厦(西藏政府)也打过仗,传奇得很,“已经写了九百多页了,还没完。”那人我知道,曾夸下海口,要把拉萨祖拉康(大昭寺)的觉仁波切(释迦牟尼佛像)抢到娘戎的寺院里供奉,让各地的博巴以后都不必磕着长头去拉萨,而改道去他的家乡朝拜。
他说他还在写一本书,关于图伯特跟现代世界是如何发生联系的。“中国人喜欢说博(西藏)很落后,是它给博带来了现代化,这是一个刻意制造的神话。早年,帕廓街有多么地‘摩登’,是中国人想象不到的,有许多进口来的商品,也有许多现代科技产物的词汇,像日里(火车)、比及里(手电筒),都是有着印度味儿的英语,还有自己造的新词,像卡巴(电话),直译过来,就是通过嘴巴传送的印记。另外像Chutsoe(时间,钟表),藏语里很早就有这个词了。”
他还想为年轻的博巴写澄清历史的书,类似有本书,作者是个美国人,写于1936年,讲世界各国的国旗。“那时候,印度、澳大利亚还在英国手里,加拿大啊尼泊尔啊都没有国旗,中国的国旗还是青天白日旗,还有现在的这个国家那个国家在那会儿还都没有出现的时候,那书上就已经有西藏的‘杰达’了。”藏语的“杰达”是国旗的意思,“3•14”之后,在中国变得很有名了,叫做“藏旗”或者“雪山狮子旗”。
他说我们博巴除了佛教之外,还有很多有趣的文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有,比如我们是游牧民族,这方面的智慧非常多,像木碗一个套着一个,大的里面是小的,小的里面还有小的,最小的里面装着辣椒,这些随身就可以带着到处走。还带着牛皮做的吹风筒,走到哪里,把火擦燃,吹风筒一吹,就可以烧茶吃糌粑了。“我很喜欢这样的文化,里面有许多跟别人不一样的东西,这才是属于自己的。我今年写了一篇洛萨(藏历新年)时制作卡塞(饼干)的文章,像卡塞有多少种类,多少花色,怎么做的,如何摆放,哪些属于供奉,哪些可以食用等等,很有趣。”
他侧身,把电脑转向窗户,霎那间,全是耀眼的阳光刺目。
“我住在山上,我的窗外就是山。我的妻子是医生,我们周围都是白人,没有黑人也没几个亚洲人。山下有家中国餐厅,是福建人开的,他们最初看见我,大声地喊:嗨,中国人吗?我说,不,是Tibetan。他们很意外的样子。我就说,我们Tibetan,被你们哒哒哒地赶走了,”他做出开枪的姿势,“他们更意外的样子,一定吓坏了,以为我们是被公安局通缉的逃犯吧,”他说的是汉语的“公安局”,很标准。“哈哈,也难怪他们,他们都是没什么文化的人,他们不懂这些。后来我们熟悉了,我看见他们就挥手:嗨,朋友。他们也嗨,朋友。”
“我们在这里住了好多年了,我喜欢这里,不想离开,虽然妻子在山上当医生,不如在城里当医生有钱,但这里很安静,很自然,我们愿意在这里生活下去。”
我忍不住插话说:“看得出来,你很愉快,想不到呢。”
他大笑:“你以为我是什么样子?是那种整天生气的人吗?哈哈,那可不是我们博巴的性格。我们博巴有自己的性格啊,我们总是快乐的,快乐地在自己家乡生活着,快乐地在全世界流亡着,快乐地与代代相传的信仰在一起。像我,快乐地写作,快乐地战斗,快乐地养家糊口,这样多好。这是我们天生的性格,我们不需要改变。”
我又插话:“是啊,你写塔泽仁波切就是这么描写他的。”
我指的是前不久读到他回忆刚去世的塔泽仁波切。最早流亡到美国的塔泽仁波切是坚定的让赞派,我见过他在以往岁月里的几张照片:穿袈裟时,是杰衮本【12】形象威仪的主持;穿俗装时,是卓尔不群的安多男人;而当他跟嘉瓦仁波切(尊者达赖喇嘛)在一起,他是年长十三岁的兄长,慈爱中饱含恭敬。嘉央诺布把塔泽仁波切称为“第一位让赞步行者”【13】,是因为塔泽仁波切以步行美国等地的方式来宣传让赞的主张,不过,“仁波切从来不是一个神情严肃、咬牙切齿的民族主义者。他对于让赞的信念并不是来自于对中国人民的憎恨,或者某种超级爱国的教条或哲学,而仅仅只是出于他对中国之于图伯特真正的意图没有任何幻想。”
就在这时,一个美丽的小姑娘出现在视频上,T恤上印着一个熟悉的图案,那是FREE TIBET【14】的和平鸽衔着树枝在飞翔的标记。她跟我打了个招呼就跑了。嘉央诺布慈爱地看着她的背影笑吟吟地介绍道:“这是我的女儿,我有两个女儿,我现在的主要工作就是照顾她们。”
嘉央诺布喜欢用手捻胡须,还喜欢时不时地头往后仰。我询问了他的家世,他说父亲是康巴,邓柯【15】地方的人,四处做生意。母亲是拉萨大贵族哲通家族的,一家人很早去了大吉岭【16】生活。母亲与父亲是在大吉岭邂逅的,于1949年时生下了他。我很想问他有没有回过图伯特,我猜想他或许从来没有回来过,他既没有回到过父亲的家乡,康地邓柯;也没有回到过母亲的家乡,首府拉萨。正这么思忖着,却像是被他洞悉似的,顾自说起一岁时,被仆人抱着,坐在马背上,回到过拉萨,印象最深的是见过“朗钦啦”(大象,加“啦”以示尊敬)。
我乐了:“还朗钦啦呀,不就是一头大象吗?”
“可那是一头来自印度的大象啊。听说原本送的是两头,一头献给衮顿,一头献给班钦(班禅喇嘛),可是给班钦的朗钦啦,可能水土不服吧,好像在半路上就死了。朗钦啦属于轮王七宝【17】之一,所以博巴特别珍惜它,让它住在宗角鲁康【18】,每天上午都要绕着布达拉宫转经。连喂养它的博巴都会说印度话,头上缠着白布,打扮得像印度人,免得它想家。”
天哪,这么有趣的故事,简直百听不厌!
嘉央诺布说当时就住在八朗学【19】那里,差不多有一年吧,再又原路折返大吉岭了,从此再也没有回过图伯特,虽然他是那么地熟悉那里的山山水水,至今,每天,从他的窗外,可以眺望或许仿若故乡的山峦,可以呼吸或许仿若故乡的空气……当然,这是我想象的,似乎添了几分乡愁才符合流亡者的身份。不过他真的怀有思乡的愁绪,因为他突然问我,什么时候会回拉萨?回到拉萨去祖拉康时,别忘了替他向觉仁波切祈祷。霎时间,我的心隐隐作痛。
从网上看到,失踪多年的福尔摩斯在复活之后还透露过一句话,声称自己“常以去拉萨跟大喇嘛在一起消磨几天为乐”,算算看,那大概是在1892年前后,那么,福尔摩斯见到的会是谁呢?伟大的十三世达赖喇嘛吗?其实已经有读者注意到这一点,福尔摩斯于是被戏谑成早在19世纪就企图分裂中国与西藏的英国特务了。
那么,嘉央诺布在小说中又是如何描写这段悬案的呢?等到下次在Skype上再见他时,我得记住问问。
初稿写于2008年10月16日
注释:
【1】松赞干布:图伯特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第一位以佛法治国的法王,公元七世纪初,图博(吐蕃)王朝第三十三代天子,统一图伯特疆域,统一沿用至今的藏文,制定以皈依佛、法、僧三宝为主的一系列法律和制度,迁都拉萨,修建布达拉宫等等。
2】古汝仁波切:指有“第二佛陀”之称的莲花生大士,西藏佛教密宗的宗师,公元8世纪从印度来西藏弘扬佛法,西藏佛教徒又尊称他为“邬坚仁波切”。“古汝”为梵语,上师之意。“邬坚”为莲花生大士诞生之地,今为密宗成就者在其法名之前所冠的尊号。“仁波切”的意思是珍贵之宝,藏人对转世再来人间度化众生的高级僧侣的尊称。
3】即台湾悬钩子,她的博客 http://lovetibet.ti-da.net上翻译的有嘉央诺布先生的多篇文章。
4】曲希岗楚:藏语,四水六岗,指1959年反抗中共的游击队,由康地藏人和安多藏人组成。地理意义上的“曲希岗楚”,是康和安多的传统名称。
5】巴塘:藏语,绵羊“咩咩”叫的草坝。位于藏东康地,即今四川省甘孜州巴塘县。清末,被血洗巴塘的赵尔丰改名“巴安”。
6】《美丽的仁增旺姆》:现代西藏流行歌曲,词为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诗歌,曲为流亡藏人图登桑珠所写。
7】中间道路:达赖喇嘛倡导的这一政治理念,简单地说即不寻求西藏独立,谋求在中国宪法的框架内寻求解决西藏问题。
8】赵尔丰:清朝末年任督办川滇边务大臣兼任驻藏大臣,1905年-1908年,率兵入藏东康地镇压藏人反抗,实行同化藏人的“改土归流”政策,屠杀藏人如麻,被藏人称为“赵屠夫”, 却被今日的中国作家和学者大加称赞,如曾在西藏二十余年的汉人作家马丽华,在其书中“感叹行将就木的一个朝代居然出现这等有所作为的封疆大吏”。一位“研究”藏学的学者干脆撰文《Zhao Erfeng: a hero of Kham》。
【9】史德文:Dr. Albert Shelton。1904年,美国基督会派遣医学博士史德文、牧师浩格登来巴塘考察。1908年,史德文来巴塘筹办教务,以行医为入世之谋,渐得巴塘信仰。第二年在城区设立基督教堂,建立巴安基督教会小学,一幢孤儿院和牧师住宅等,并大面积栽植从美国引进的苹果树。1911年,史德文、浩格登在巴塘正式成立巴安基督教区。1919年,建立基督教半西式医院——华西医院。1922年,史德文被当地藏人打死,后葬在巴塘。他著有《图伯特历险记》(Pioneering in Tibet)。
【10】据记载,光绪31年,赵尔丰率师“剿办巴塘七沟村,搜杀藏民达数百人,尸体抛入金沙江,而且将其中的七个暴动首领,剜心沥血,以祭凤全”。赓即他又围攻乡城县桑披寺达数月之久,最后“设计毙六百余人”。将“乡城桑披寺、巴塘丁林寺无端焚毁,将寺内佛像铜器,改铸铜元,经书抛弃厕内,护佛绫罗彩衣,均被军人缠足。惨杀无辜,不知凡几。以致四方逃窜者,流离颠沛,无家可归”。
【11】娘戎:藏语,Nyarong,林间的河谷。位于藏东康地,即今四川省甘孜州新龙县,清代称“瞻对”。
【12】杰衮本:藏语又称“衮本贤巴林”, 意为十万佛像弥勒洲。即塔尔寺,位于藏东安多,即今青海省湟中县,藏传佛教格鲁派宗师宗喀巴的诞生地,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
【13】《回忆第一位让赞步行者》,原文见嘉央诺布的博客http://www.jamyangnorbu.com/blog/2008/09/17/remembering-the-first-rangzen-marcher,中文译文见我的博客http://woeser.middle-way.net/2008/09/blog-post_23.html
【14】FREE TIBET:即自由西藏学生运动,http://www.studentsforafreetibet.org
【15】邓柯:位于藏东康地,原属德格王辖属之地,1978年,邓柯县建制被取消,并入今四川德格县与昌都江达县。
【16】大吉岭:藏语,金刚之洲。位于喜马拉雅山麓的西瓦利克山脉,即今印度西孟加拉邦的一座小城。
【17】轮王七宝:佛经中记载,在转轮圣王出现时,会有七宝出现,以辅助圣王教化百姓,行菩萨道。转轮圣王是指具足德行及福报的理想圣王。而轮王七宝则是指:轮宝、象宝、马宝、珠宝、玉女宝、主藏宝、典兵宝。
【18】宗角鲁康:藏语,堡垒后面的龙王之屋。鲁康是三层建筑的小寺院,位于布达拉宫后面的一个小岛上。历辈达赖喇嘛短期隐休的私人之地。宗角鲁康为包括寺院、人工湖、树木花草在内的公园。汉语称龙王潭。
【19】八朗学:藏语,黑牦牛帐篷。位于拉萨帕廓街东面,过去是藏东康巴商人的聚居地,因搭黑色的牦牛毛帐篷而得名
Thursday, February 3, 2011
藏巴哇、申藏

地名背后的历史
甘南一些地名的来历
来源:藏人文化网博客 丹正嘉
藏巴哇和申藏位于甘南州卓尼县境内,北临康乐和临洮,东临渭源。地处汉藏结合部。“藏巴哇”和“申藏”是藏语译音,藏巴哇是后藏居民的意思,申藏是西藏申扎地区“申扎”的转音。这里的人为啥自称是后藏居民呢?西藏申扎的地名为何出现在这里?,据史书记载是这样:公元762年时洮州、岷州已经是吐蕃的天下,后来,第42代藏普赤热巴巾,就是那个崇信佛教,与唐朝搞长庆会盟的那位赞普,派遣大臣噶.伊喜达吉到安多下部征收税款,他率领部众来到今天的若尔盖一带,噶.伊喜达吉才华出众,加上赞普的威望,受到当地土著人(西羌戎)诸部的欢迎,还取了当地豪门的五个妻子,其后代逐渐繁衍壮大,在安多上下左盖形成了一些大的部落,后来其后代中的江特、傲特出于发展农业的需要,率部分部众向白龙江、洮河流域发展,到了元朝,成为萨迦派卓尼寺的施主而定居现在的柳林镇,洮河流域气候湿润,亦农亦牧,因此,江特氏族及亲属、部众纷纷来到这里,与当地的土著民族和原先来这里的蕃人共同开发这里,这里就成为洮河上游一带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中心。卓尼藏族的先民就是这样形成的。吐蕃解体后,和其他藏区一样,部落割据100多年,后来成为宗喀王朝(唃厮罗)的属地,元朝时因与萨迦派及巴思八的良好关系,其地方自治地位未受影响。仍然统治着现在的卓尼、迭部等地区。到了明朝,噶.江特家族数次征服一些部族反叛,巩固、壮大自己势力,主动朝靓归顺朝廷,因维护地方治安有功被封为千户,不久被明成祖朱棣封为世袭土司,成为明朝洮州三大土司之一,其土司地位一直沿袭至民国改土归流,设立卓尼县为止,共沿袭二十几代土司500来年。,为开发、发展及维护这块地方安定作出了贡献,为加强藏汉民族关系作出了贡献,也为蕃人守住了这块生存空间。
卓尼(交尼)
卓尼,(交尼、交乃)是藏语译音。是县名也是寺院名称。这一地名的由来是这样的,元朝时,忽必烈邀请西藏萨迦派教主八思巴到内地讲经传法途径现在的卓尼县城时预言:“次第风脉颇佳,若修建一座寺院,对弘扬佛法必有莫大的禅益”。遂命弟子萨迦巴格西谢热伊西留下来建寺,在选寺址时发现,所选的寺址处,长有两颗奇异的马尾松,就以此为寺名。当地人称马尾松为“交”,“尼”是二的意思,“交尼”就是两颗马尾松的意思。后来译为“卓尼”,沿用至今。
车巴沟
车巴沟位于卓尼西南部,南临迭部、若尔盖,西临碌曲。车巴(也写作确华相)原来是部落称谓,是“齐巴”二字的转音。现在车巴后面加个沟,成了地名。这个部落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车巴的先民约在公元8世纪时就生息在这一带,先后征服了一些小部族,但在公元9世纪左右,部落发生疫情,死了许多人,于是部落首领请来居住在散木察(现双岔)一带的一位叫德丹拉仁波的法师治病消灾,据说这法师是吐蕃赞普赤热巴巾的后裔,名气很大,很快就消除了灾祸,为了感谢这位法师,部落将所辖地域和部落献给法师管理。后来这部落的后裔繁衍兴旺,到十二世纪末,进一步发展壮大,成为当地较大的部落。另一种说法是:公元8世纪左右,车巴部落先祖定居在西藏觉摩隆地区,后来部落部分族民离开家乡,向东迁移,在康区停留一段时间后,继续向东,最后到达“阿弥华干”山麓,即现在叫车巴沟的这个地方安顿下来。因他们长途跋涉,疲惫不堪,当地人称他们为“齐巴”,后来转音为“车巴”,相沿成部落称谓,至今沿用。到了明朝永乐年间,卫藏大成就师强巴更敦、罗哲样巴来到车巴沟,在现在的尼巴乡境内修建格鲁派寺院,车巴人就改信黄教,香火旺盛,成为这一带有名气的寺院,已传承二十几代上师,其中最出名的是清代喇嘛噶绕,在新疆讲经弘法时带领新疆各族人民抗击沙俄数次立战功,被清朝授予“伊利将军”之职。
巴裁(临潭)
巴裁(安多人称哇则)是临潭旧城的藏语称谓,也是临潭县的藏语称谓。是游牧部落居住过的遗址的意思。临潭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自古为汉藏民族的结合部。当地出土文物证明,约在4000年前藏族先民西羌就繁衍生息在这里。公元五六世纪(东晋16国时),吐谷浑入侵,征服这里的西羌部落,成为这里的统治者,在今县城筑城驻守,当地人称此城为“巴裁”。公元8世纪初(唐天宝年间),吐蕃占领洮州岷州,蕃人成为这里的主人。蕃人将被征服的吐谷浑人、当地土著人编入吐蕃各部,推行军事化的部落制,这里的社会也进入比较稳定时期,使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吐蕃解体后,这里肯定也出于部落割据状态,后来这里又成为青唐唃厮罗王朝的的属地。是唃厮罗之子董毡的领地。据宋朝汉文史书记载,当时这里的蕃人已达五万户以上。成为主要的藏族聚集地之一。到了元代,朝廷对蕃人地区实行安抚政策,扶持萨迦派,由八思巴掌管藏区事务,使分布在洮河流域的蕃人部落得以进一步的发展、巩固。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后,延续元朝的民族政策,凡归顺的蕃人首领、僧官一律受封,维持原职,后来实行土司制,这里就出了个昝土司,这个部落是土著部落,叫底古族部落,是明朝洮州三大土司之一,也是明永乐年间朱棣赐姓昝,一直沿袭到民国实行改土归流制为止。马奴寺部落是临潭较大部落之一,明朝初管辖33族,其首领被封为僧纲,是洮州五大僧纲之一,也沿袭了近二十代500多年,据说是西藏萨迦派部落迁来的。明初朝廷还从南京、徐州、汾阳等地大批移民岷洮一带戎边,同时因不断战火,其他一些民族也逃难涌入,与当地蕃人发生利益冲突,蕃人部落不断遭到掠夺,导致大批蕃人外迁,到民国“改土归流”时,昝土司管辖的藏人部落只剩下七族个300来户。
以上资料来自《甘南文史资料》。
Wednesday, February 2, 2011
Buddha’s not smiling
Hindustan Times
February 01, 2011
‘Is the Karmapa a Chinese spy?’ ‘Is the possible successor to the Dalai Lama a Chinese mole?’ ‘Is this another clever ploy of China to take control of the border regions?’ The media have gone berserk with speculations about the Karmapa Lama. Sadly, the coverage has failed to do any groundwork research. This episode not only exposes the way the Indian media works but also jolts the Tibetan faith in Indian democracy and harms India’s long-term interests in Tibet.
The police raid found a few crore rupees worth of cash. At most, this may be a case of financial irregularity or non-transparent dealings by the managers of the Karmapa’s monastery for which they should be held accountable. Raising questions about a person being a spy for another country is a serious matter. It destroys his or her reputation. The news stories reflect a witch-hunt and betray the lack of an understanding of Tibetan life in India.
Ogyen Trinley Dorje is the 17th Karmapa, the oldest lineage in Tibetan Buddhism and the head of the Karma Kagyu sect. He is one of the rare lamas recognised by both the Dalai Lama and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here is nothing conspiratorial about it. Throughout the 1980s and early 1990s, China was more accommodative of Tibet-based religious figures, consulting and coordinating the choice of reincarnations with the Dalai Lama and other lamas in exile. This accommodativeness came to an end with the crisis over the Panchen Lama’s reincarnation in 1995.
The Karmapa’s selection after the demise of the 16th Karmapa was not without its own controversy as there is a rival candidate, Trinley Thaye Dorje, who had the backing of a senior Karma Kagyu figure, the Shamarpa. The Shamarpa is reputed to have close connections within the Indian security establishment and bureaucracy. But most Tibetans have accepted the Dalai Lama’s choice. In fact, within China-controlled Tibet, veneration for the Karmapa is next only to that of the Dalai Lama. Even within the Gelug (the sect of the Dalai Lama and Panchen Lama) monasteries in Tibet, one comes across the Karmapa’s picture and it is clear that for ordinary Tibetans, the Karmapa’s proximity to the Dalai Lama adds to his sacredness.
It is true that the Karmapa has avoided making anti-China political statements and Beijing has therefore not denounced him. Again, there is nothing suspicious about this. The Chinese had refused to openly criticise even the Dalai Lama in 1959 until he made a public statement after his exile. Beijing does not want to denounce the Karmapa and thus contribute to the creation of another globally recognised figurehead around which the Free Tibet movement will mobilise. Moreover, in recent history, Karmapas have avoided overly political positions since in the traditional Tibetan State, the Gelug sect was dominant. By focusing solely on religious affairs, the present 17th Karmapa is following the footsteps of his previous reincarnation.
It is unfortunate that without appreciating the nuances of sectarian politics within Tibetan Buddhism and Sino-Tibetan relations, the Indian media portrayed the Karmapa’s apolitical stance as suspicious. Continuing speculation about the Karmapa’s escape from Tibet in 1999 reminds me of a Japanese conspiracy theory film where the filmmaker argued that he was ‘sent’ to Sikkim to get control over the ‘Black Hat’ kept in Rumtek monastery in Sikkim. Interestingly, this film was given to me in Beijing!
Decades of repression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has not been able to shake the belief that Tibetans have in their lamas. The Indian media’s onslaught on the Karmapa will only reaffirm Tibetan respect for the Karmapa. But it will certainly backfire for India as followers of Tibetan Buddhism in exile, in the border regions, in Tibet and in the rest of the world, will resent this humiliation of the religious figure. Had it been the Shahi Imam or Baba Ramdev, would the media have taken such liberties in going to town with such an unconfirmed story?
Hardline officials in China must be laughing their heads off at the Indian media circus. They know that this will not only create confusion in the exiled Tibetan community in India, but will also create a disenchantment about India among Tibetans inside China. India has let the Tibetans down on many occasions since the late 1940s when the latter sought help and support in making their claims for independence internationally and in 1954 when the Panchsheel agreement was signed with China over the old Tibetan State. India has provided refuge to more than 100,000 Tibetan exiles. But we must not forget that the exiled lamas provide a stability and keep the people in the borderlands pacified in a manner more effective than the Indian military. Tibetans are over-generous with their gratitude to their Indian hosts and are hesitant in reminding India of a small inconvenient truth: until 1951, the disputed border regions were neither Chinese nor Indian but Tibetan. In return, the very least Indians could do is not malign Tibetan religious leaders before they are even proved guilty of their misdemeanor. Is that too much to ask?
Dibyesh Anand i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t Westminster University, London and the
author of Tibet: A Victim of Geopolitics
The views expressed by the author are persona
一位印度记者的文章:不是合法与非法的问题,是有关信仰!

1月31日
作者:Gogo_Viva
翻译:Ani Pema Dechen,
来源:Facebook,原文地址 http://gogo-viva.blogspot.com
转自:维色博客
原标题:Legal! Illegal?
假如这部分钱是非法的,那几乎所有的宗教机构都要小心了!
对于这样一个伟大的藏传佛教领袖噶玛巴来说,这点钱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他最近刚从菩提伽耶、每年一次的祈愿法会回来,接见很多从世界各地来的带着虔诚心的弟子,那些弟子也会供养他们最敬爱的上师,只是几百万卢比(不是美金),那值得大惊小怪吗?那如果发生在非洲,或许是。但是如果是在美国、日本、韩国、香港或台湾,当然不是!尊胜大宝法王在藏传佛教中拥有世界性的知名度,很多人全年积攒出时间和金钱,就是为了能到这里见他一面,以表达他们至诚的敬意并参加在菩提迦耶举办的祈愿法会,为世界祈祷和平。弟子们的供养不仅仅是尊敬上师并且相信上师在过去和未来的佛行事业,例如,上师提供尼院的日常开销、无家可归的人们和西藏传统艺术等。
所以祈愿法会结束后,上师得到一批供养钱并不是什么大事,尤其那些钱是来自于25个国家!那也意味着有25个国家以上的人们到印度来提高印度的经济!所以对于那笔数目的资金,人们不会感到奇怪!尤其是那笔钱是来自世界各地弟子的供养。在佛教中,只要你愿意,你可以尽可能地供养,那不是关于合法或非法的问题,那是信心!假如那笔钱被声称是非法而拘留,那么你需要证明所有弟子们的供养都是非法的理由。我们希望从世界各地来的人们不要给印度一个像‘宗教恐怖主义’的坏印象。印度作为佛陀的故乡,我们希望这件事情不要毁了印度的声誉,尤其是这个国家,还努力在保留佛陀时代的特征。
星期三整个印度庆祝她的独立日,这表示这个国家懂得自由的价值 ,那是用很多沉默的解放运动换来的今天的局面。很多年以前,第17世噶玛巴带着他的传承的责任,冒着生命危险来到印度(世界上最重要的喇嘛之一),政府友善地给与了他可以在印度停留的难民身份,然而他的行动到今天还受限制,即使是拜见达赖喇嘛,还需要审批。这个原因是来自于不明的信息,有人怀疑他跟中国当局还有着某种联系,虽然还没有人能证明那信息是什么和从哪里来。
这两天,更多的传媒声称被扣押的钱是进行非法的土地交易,调查还在进行中,但结论明显地已经出来了!
假如大宝法王住的房间可能你的房间还小,而事实上就是比我们大部分人的还小,那你什么感觉?尤其是对于那些真诚信仰他的弟子们,假如有人事先没有征得他的同意而要供养他土地,那非常正常! 在佛陀时代,须达长着(Anathapindika)就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祗园精舍)供养佛陀,他在地方铺上金币而买地,就是为了提供佛陀演说法教。这是佛教非常美丽的传统,美丽的印度古老传统。
在古时代,供养佛陀是非常吉祥的事,今天也一样!假如你有一分钱供养佛陀,你会说不吗?除此之外,假如你非常富有,你想供养土地或房子给佛陀,你不会迟疑这么做的。你怎么会错过通过供养而积累福德善业的机会?那些不是佛教徒的人们可能会好奇那是怎么回事,那是有关信仰!在其他宗教中也有同样的例子。我们怎能否认信仰?我们怎能定义供养是非法的?美国人也是通过金钱而展现他们的信仰(我们信仰的上帝)。
所以,这笔钱就跟用金币供养佛陀没有什么不同,假如那笔钱被声称为非法而被扣留,那么请向全世界证明弟子的非法性,乃至所有的佛教徒们!假如供养是合法的,那么金钱的供养也同样合法;假如供养合法,那么一块表、一本书、一个IPAD、一辆汽车甚至供养一块土地也同样合法(can you say “no” to Steve Jobs?),最主要的是,假如人们不能定义或证明供养是非法的证据,那他们应该看到更深的一个层面,更深一层,他们会看到信仰!一旦他们看到了信仰,那不再是合法或非法的问题,而是信仰!
Legal! Illegal?
FRIDAY, JANUARY 28, 2011
If this money offering is illegal, most of Religion institutions have to be careful!
What’s the big deal for such a great and famous Tibetan Buddhism Lama--His Holiness the 17th Gyalwang Karmapa Ogyen Trinley Dorje who recently just back from Bodhgaya where the Kagyu Monlam was held each year, meeting many disciples who came from the worldwide also made offerings to their dearest Guru, to have millions Rupees (not million US dollars!)? Is it a big deal? If it happens in Africa, maybe. But if in America, Japan, Korean, HK or Taiwan, of course not! His Holiness is such a great and worldwide famous Lama in Tibetan Buddhism, many people save their holidays and money of the whole year just for coming here to see Him, sending their respect toward to Him, to attending the Kagyu Monlam in Bodhgaya, India. "Monlam" is an occasion to pray for world peace, and the disciples’ donations are not only for showing their respects to Guru, but also for trusting the activities which HH has done in the past and coming future, for example, HH sponsors the nunnery daily usage, homeless people, schools and traditional Tibetan arts etc.
So it’s not a big deal for having the money after the great Monlam, especially currencies from 25 countries! This also means more than 25 countries’ people have came to India to enhance Indian economy! So, people won’t be surprised about the amount of money. Especially, the money was offered by all the disciples around the world. In Buddhism, you can offer as much as you can, as you want. It’s not about legal or illegal. It’s about faith. If the money is detained by claiming it's illegal therefore someone need to make a proof to all the disciples even all the Buddhists its illegal reason. We hope people from other countries won’t get a bad impression that India may be a country which is “religion terrorism”. As a Buddha’s home country, we truly wish this wouldn’t ruin India’s reputation, especially this beautiful country still trying hard to keep its nice characters and traditions since the Buddha's time.
The whole India celebrated the Independent Day on this Wed. which represents it's a country understands the value of freedom due to many silent revolutions for achiev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Many years ago, HH the 17th Karmapa with the expectation to continuing his responsibility of Tibetan Buddhism lineage risked his life to India, afterward the Government of India very kindly gave him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Lamas in the world) a refugee status for staying in India. However his action is confined till today, even visiting HH Dalai Lama still need approval. The reason is because of unknown information suspecting him having the connection with China authority. Although no one proves what the "unknown" information is and where it comes from so far.
These 2 days, most of the news reports claimed the money which found is for some "illegal" land deal, the investigation is still in process but this conclusion seems has already came out!
If you know HH Karmapa lives in a room which may be smaller than yours (actually smaller than most of ours), then how will you feel? Especially for those disciples who respect him sincerely. So if someone really wants to donate the land without notifying HH also without a consent from Him, that's normal, in Tibetan Buddhism, that's normal! During the time of Lord Buddha, Anathapindika sought a suitable place for the Buddha's residence, so he covered the golden coins on the Jetavana in order to buy it to provide the Buddha a place to proceed the Buddha’s activities. This was a beautiful tradition, a beautiful tradition in Buddhism, a beautiful tradition from the ancient India.
In ancient time, it was the most auspicious thing to make an offering to the Buddha, same as today! If you have a coin to offer to the Buddha, would you say no? In addition, If you were rich enough to offer a house even a land to the Buddha, you would not hesitate to do so. How can you miss this precious opportunity to gain your merit through offering? People who are not Buddhists maybe curious about it, but it’s faith, there are many examples to prove how faithful people are in other religions. So, how can we deny faith? How can we define offering is illegal? Americans even show their faith in their bills (In God We Trust).
So, this money is no longer different than the golden coins for offering to the Living Buddha! If the money is detained by claiming it's illegal therefore please show the whole world its proof of illegality to all the disciples, all the Buddhists. If offering is legal then the money offering is legal. If offering is legal then a watch, a book, an ipad (can you say “no” to Steve Jobs?) a car, a house even a land offering is legal! Most of all, the key point is if "the people" can't define or show evidences of "offering" illegality then they should go to the deeper part, look deeply, they'll see the FAITH. Once they see "faith" they'll realize it is no longer about legal or illegal but FAITH!
佛教不是盲目信仰必须从自身做起

达赖喇嘛:
西藏之声
2月1日报导
正在印度南部芒果志西藏难民社区弘法的西藏政教领袖达赖喇嘛于今天(1日)在哲蚌寺中传授了「绿度母开许灌顶」和菩萨戒,随后讲解第十四世达赖喇嘛所著的《中观根本论之大疏》,开示信众必须以实际行动学习和研究佛法,而不是盲目信仰或接受灌顶。(录音)
本台驻印南记者发来消息说,达赖喇嘛尊者在西藏哲蚌寺向上万名信众传法前,简要介绍佛教修行和学习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当传授「绿度母开许灌顶」时,达赖喇嘛表示,(录音)日前一家中国采矿公司在阿富汗某个地区进行采矿时,出土了一批佛教文物,其中有一尊度母佛像。有关专家对此进行研究后指出,这些文物最少也有2600年以上的历史,如果真是那样,有望证明部分西藏学者曾指出的佛祖释迦牟尼诞辰已有3000年历史的说法。
达赖喇嘛表示,度母是观音菩萨的化身,共有 21位救度母,其中以绿度母和白度母最为流行。绿度母在藏传佛教中被认为是最早诞生,也因此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度母。绿度母的绿色,代表的是一种生命力和成长的希望,更具有一种生生不息的创造力量,它可以把一切阴郁和绝望的因素排除在外。达赖喇嘛说,(录音)如果我们自己不采取任何行动,只等待度母的救度,那显然是一种错误的心态。
达赖喇嘛强调,(录音)作为一名佛学家和修学者,最重要的是必须要调伏好内心,如果不是那样,就会产生自大傲慢、相互嫉妒和诋毁等情况,这是不对的。
随后达赖喇嘛尊者开始向信众讲解第十四世达赖喇嘛所著的《中观根本论之大疏》。达赖喇嘛谦虚地指出,(录音)下面所要讲的是我所讲解被记录的相关中观内容,这本书籍是由居住在美国的一位华人佛学家来到印度北部达兰萨拉,聆听我的讲解后,按照录音内容进行整理后出版发行,并把《中观根本论之大疏》等相关佛教著作翻译成中文在中国大陆进行了发布。
按照议程,本周四(3日)和本周五(4日),达赖喇嘛将在西藏甘丹寺东顶学院对大众传授「大威德灌顶」;本月5日传授「弥勒开许灌顶」,当天下午将接受西藏僧俗民众供奉的「永驻长寿佛事仪轨」。
流亡西藏学生开展拯救藏语活动
【挪威西藏之声2月1日报导】
两名流亡西藏学生从上周日(30日)开始,在印度全国发起拯救藏语活动,呼吁印度学生和民众共同制止中共消灭西藏语言。
开展这一活动的流亡西藏学生次仁多吉今天(1日)接受本台采访时说,中国政府目前所采取的政策是完全要消灭西藏民族,这是我们决不能容忍的事情,许多西藏学生和老师因为捍卫藏语文而遭到打压,因此,我们开展了这一活动。
去年10月份,上千名西藏学生走上街头,要求中共当局停止执行改变现行政策,以汉语授课为主的教学改革。
这次流亡西藏学生次仁多吉和次拉加借助寒假期间,把印度首都新德里的国会大街作为起点,骑着自行车,正式发起了这一拯救藏语活动。他们两人是西藏流亡社区苏加学校十年级学生。
次仁多吉表示,在过去两天中,他们穿着显耀的衣服,向印度学生和民众发放了大量传单,内容包括中国政府在西藏计划执行旨在消灭西藏语言为目的的教育政策的本质,以及西藏学生境内学生的拯救母语运动等情况。
他说,印度学生纷纷表示中共在西藏计划推行汉语为主的教学政策是完全错误,每一个民族都有权保护和继承自己的母语,完全支持这次他们两人发起的挽救藏语活动。
两名西藏学生计划于今年3月10日「西藏三•十自由抗暴日」,将抵达终点站西藏流亡政府所在地达兰萨拉。
两名流亡西藏学生从上周日(30日)开始,在印度全国发起拯救藏语活动,呼吁印度学生和民众共同制止中共消灭西藏语言。
开展这一活动的流亡西藏学生次仁多吉今天(1日)接受本台采访时说,中国政府目前所采取的政策是完全要消灭西藏民族,这是我们决不能容忍的事情,许多西藏学生和老师因为捍卫藏语文而遭到打压,因此,我们开展了这一活动。
去年10月份,上千名西藏学生走上街头,要求中共当局停止执行改变现行政策,以汉语授课为主的教学改革。
这次流亡西藏学生次仁多吉和次拉加借助寒假期间,把印度首都新德里的国会大街作为起点,骑着自行车,正式发起了这一拯救藏语活动。他们两人是西藏流亡社区苏加学校十年级学生。
次仁多吉表示,在过去两天中,他们穿着显耀的衣服,向印度学生和民众发放了大量传单,内容包括中国政府在西藏计划执行旨在消灭西藏语言为目的的教育政策的本质,以及西藏学生境内学生的拯救母语运动等情况。
他说,印度学生纷纷表示中共在西藏计划推行汉语为主的教学政策是完全错误,每一个民族都有权保护和继承自己的母语,完全支持这次他们两人发起的挽救藏语活动。
两名西藏学生计划于今年3月10日「西藏三•十自由抗暴日」,将抵达终点站西藏流亡政府所在地达兰萨拉。
Subscribe to:
Posts (Atom)